中國郵箱網訊 3月21日消息,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網絡活動紛紛向移動端轉移,電子郵箱在這種碎片化的應用場景中便顯得有些“臃腫”和“沉重”。那么,電子郵箱的生命該如何延續,未來在哪里?最近發現的一款小而美的產品——微郵。
微郵究竟是個什么產品?
微郵是中國電信旗下世紀龍信息網絡有限責任公司(21CN)于2012年推出的一款管理多個郵箱的手機郵箱客戶端,支持163郵箱、126郵箱、qq郵箱、sina郵箱、sohu郵箱、21CN郵箱、189郵箱、139郵箱等主流郵箱及企業郵箱,并支持自由切換帳號。
提到中國電信,人們自然想到它的另一個拳頭產品 189郵箱。據微郵和189郵箱大產品經理李宇光介紹,189郵箱客戶端其實是微郵針對中國電信189郵箱服務的“專版”,189郵箱是應中國電信在郵箱品牌統一運營上的需求而生,而微郵則承載著21CN對電子郵箱場景化應用的前瞻性探索。
微郵的微創新 為電子郵箱發展帶來新思路
在“產品為王”的時代,好的產品才有生命力?,F在都講微創新,在微郵身上可以看到兩個不同角度的微創新:
首先是移動場景下的功能創新。在移動終端使用電子郵箱無法與PC端同日而語,只能實現一些“輕應用”。為了盡可能地增加移動端的郵件處理能力,微郵針對智能終端的特點提供拍照發送、錄音發送、語音輸入、附件集中管理等功能。
微郵的一大特色是獨創的手寫電子郵件功能,以圖片格式記錄用戶筆跡,對商務人士而言,這個功能直接命中他們的核心需求,一是因為手寫是移動場景下最適合的輸入方式,二是在實際使用中很多郵件只需手寫批復“同意”或者“不同意”。不難看出,這些功能更貼近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用戶使用習慣。據悉,該功能會在即將發布的V5.5.0版本正式上線。
其次是商業模式下的體驗創新。微郵的商業模式與國內的大多數移動APP并無二致——通過應用內廣告將流量變現。但是,微郵團隊通過專利設計“拉一拉”,實現了應用交互與廣告展示的融合。眾所周知,在絕大多數移動APP的設計中,展示內容的刷新是通過下拉屏幕來實現,在下拉的過程中,界面頂部會出現一個被“拉出來”的區域,很多應用會在這里添加一些提示,但微郵卻將傳統的Banner廣告放進來,其它界面不顯示任何廣告??梢钥吹?,這個邏輯的落腳點是用戶體驗而非廣告變現,但是當用戶刷新郵件列表時,關注點正好落在短暫出現的廣告上,反而達到廣告效果和用戶體驗的最大化。
微郵能承載電子郵箱的未來嗎?
以互聯網產品的平均壽命來看,電子郵箱稱得上是一位耄耋老人。有人認為它將逐漸被社交、即時通訊等工具蠶食。但Facebook首席信息官表示,雖然他們在內部協作時更喜歡使用Facebook,但與外部人士溝通時會用電子郵件。而李宇光也表示,未來十年電子郵箱都不會消失。電子郵箱作為一種異步通信工具,讓通信雙方有足夠的時間思考,交流更加嚴謹。因此在商務辦公領域,電子郵件的地位尚無法取代。而電子郵箱的未來,關鍵在于能否搭起一座從PC互聯網通向移動互聯網的橋梁!從第一代互聯網到今天的移動互聯網,電子郵箱在展現頑強生命力的同時也一定會發生一些改變。承載這種改變的,便是微郵這樣的創新產品。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微郵注重對未來電子郵箱生存方向的研究,本質上是一個更具前瞻性的電子郵箱客戶端。
移動互聯時代的任何產品都必須和用戶交流。作為工具類APP,微郵目前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用戶,通過發展用戶,對用戶使用行為、使用場景等進行調研分析來改進產品。產品本質上是一種生命體,一種生命。通過產品和用戶的交流,才能不斷優化功能和體驗,才能提升產品的生命力??傊?,啟迪創新以及讓產品和用戶交流,施惠于人(心),是移動互聯時代任何產品之必須。
作為傳統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以微郵為代表,在電子郵箱這個互聯網成熟行業也能這樣去玩,勇氣可嘉。微郵所做的事情,也為郵箱產業帶來很多啟示。4月微郵將更新logo,以最新的形象展示在大家面前。但電子郵箱的移動互聯網革命是否能成功,還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互聯網周刊
回復 DiDi-Cat /yb 2016年02月18日 星期四 21:51
看了自
1、順應
為什么要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