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財經》記者 劉以秦
編輯 | 謝麗容
近日,中國用戶在注冊、登錄微軟Office、Windows、Azure等產品賬戶時,會出現提醒“你的數據將在你所在國家或地區之外進行處理”。如果用戶拒絕授權,就無法使用。有人據此認為,微軟將退出中國。
3月9日,微軟中國發布聲明稱,微軟始終嚴格遵守個人隱私保護與數據安全等方面的各項法律法規。微軟提供的所有產品與服務以及跨境數據管理,都嚴格遵從法律法規。為何此時要提醒將中國用戶的數據轉移至其他國家或地區處理?對此,微軟相關負責人未回應《財經》。
在用戶提醒的詳細說明中,微軟表示,數據傳輸至其他國家或地區是為了“使產品能夠按預期工作”。當用戶使用專門在中國提供的某些產品時,微軟會進行數據傳輸。數據傳輸地包括但不限于美國。對于已經付費但不愿授權的用戶,微軟提供退款渠道。
微軟工程師告訴《財經》,由于系統維護更新,目前用戶無法在官網上購買使用各類產品的中國版本,只能用國際版,因此會出現數據傳輸提醒。如需購買中國版,則要單獨聯系相關銷售人員。關于系統更新時間,該工程師稱,相關技術人員表示目前沒有具體時間。國內版用戶數據會在北京和上海的數據中心處理,若在中國的用戶使用國際版,則會在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的數據中心處理,同時,國際版會要求用戶授權“數據傳輸”。
微軟的多款產品,包括Azure、Office等,在中國市場由世紀互聯藍云運營。藍云相關負責人回應《財經》稱,微軟聲明指的是“個人用戶使用的消費類產品數據,目前的輿情與世紀互聯無關”。
根據《數據安全法》《網絡安全法》等法規,涉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包括云計算、大數據等)的外資企業,必須在中國境內建立獨立的數據中心,或交由中國企業進行托管。因業務需要,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按照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辦法進行安全評估;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此外,根據中國網信辦2022年9月發布的新規,在華企業如果需要將數據傳輸至境外,可以依法申報,申報期6個月,也就是截止到今年3月。過去6個月,有不少外資和本土企業提交了申請,截至目前,有兩家單位獲批,并沒有微軟相關企業和產品。
微軟Azure中國的主頁上提到,《網絡安全法》并沒有提供關于網絡安全評估的具體指導,微軟制定網絡安全評估框架的條例草案和準則草案已發出,但尚未通過,截至2020年7月,Azure中國尚未被歸類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根據2021年4月通過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務、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務、電子政務、國防科技工業等重要行業和領域的,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壞、喪失功能或者數據泄露,可能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網絡設施、信息系統等。具體包括哪些公司和平臺,并未有公開的完整名單。
微軟Azure是全球排名第二的公有云平臺,市場份額僅次于亞馬遜AWS。但是在中國云服務市場,Azure未進入前5名。微軟財報中未單獨披露其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占比。
盡管Azure自稱還不是“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但此前其在中國市場的運營一直遵守相關要求。
Azure中國于2012年發布,由世紀互聯藍云運營。世紀互聯成立于1996年,是中國基礎設施服務商,于2011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與包括微軟、IBM、富士康等外資企業合作運營他們在中國市場的云服務。藍云是世紀互聯的全資子公司。
2014年3月,Azure在中國啟動兩個數據中心,成為第一個在中國市場商用的國際公有云。此后,由世紀互聯運營的微軟Office 365、Dynamics 365及Power Platform相繼于2014年、2019年和2020年落地中國市場。
Azure官網顯示,Azure中國云計算服務和Azure全球服務之間有物理隔離。Azure中國由世紀互聯運營,使用位于中國的數據中心,目前Azure中國共有5個數據中心,最新的一個于2022年3月投入使用,位于河北。
世紀互聯官網顯示,由世紀互聯運營的微軟Azure、Microsoft 365和Power BI僅在位于中國大陸的數據中心運行,由世紀互聯運營人員進行管理和監控。個人數據將被存儲在位于中國大陸境內的服務器上,未經用戶同意,平臺不會將個人數據傳輸至境外。
近一年來,微軟在中國的投資持續加碼,除了新建數據中心,微軟大中華區Azure產品市場部總經理陶然在2022年3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微軟中國對于中國云服務市場,以及中國區客戶的數字化轉型的承諾和投資在持續加碼。去年10月的微軟技術大會上,微軟宣布由世紀互聯運營的Office 365上的Teams服務以及Microsoft 365服務,將于2023年上半年推出,希望能為中國市場帶來更好的本土化服務體驗和技術保障。今年3月3日,微軟中國與昆山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將首個工業元宇宙應用中心項目落戶昆山高新區。